10、五十年代小奋斗

屋里是夯实的泥土地,半截火炕,程亮的炕席,炕上还有一个掉漆的大红箱子和被落子。

红箱子上有个罐头瓶子和一个油灯。

地上就一个木头架,上面放着木盆。

应该是洗脸盆。

其余的就没什么了。

果然这个时代,大家都是一样穷。

柳宵有些不好意思,“之前我体弱,总是跟着我爹一起睡。后来我就让我爹给我起了这个小屋子。”

他爹虽然不放心,但因为疼他,他又说是为了上学,最后还是同意了。

后娘其实有些不愿意,倒不是费钱,只要自己弄土坯,都不打地基的,真用不了几个钱。

是因为多间

房子,冬天会费柴火。

好在去年他捡了不少干树枝,基本用不到家里的,也就没人反对了了。

反正他不想和爹、后娘睡,更不想和继妹睡一个炕上。

柳宵将柜子打开,从里头掏出不少好东西,“红米,过来。”

“都什么啊?”宋红米脱鞋上炕,很是有兴趣。

柳宵拿出来一个带着补丁灰扑扑的巴掌大的面口袋,“自己掏。”

宋红米更好奇了,有点拆盲盒的赶脚,“是松仁啊!”

老话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,其实真是这样的,他们村子挨着大西山,虽然不是什么名山大川,但也是树木繁盛的。

据说里头也有狼、熊、毒蛇之类的,所以人们并不敢往里走,但是每到秋天,附近几个村子会一起组织人往山里进,人多势重,野兽也会躲人的,就是采山货儿、山珍的时候儿了。

大家几乎都是抢着采,因为有人收,当场给钱。

很多家一年也没几回挣钱的机会,差不多都把采的直接卖了,很少有留的。

宋家其实会留一些,但都是为了过年招待客人的,基本上过了年就什么也不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