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崖下视,大江若线,丘峦如拳,虽猿猱亦怖骇,而音履之若坦途。
非唯求知,亦以坚志,故音虽年幼,其性如山。
峒人皆畏服,莫敢有以孺童待之者。
六年,录入蜀大。
录书至,阖寨喜闻,而育愁绝。
峒人向得育助,报以集资,终助音成学。
音入蜀都,课业之余,游文玩之肆,见鸡血藤价昂,合掌曰:“知吾束脩之所出也。”
会假归,集采山藤,抟以为镯,携入蜀都,售以为资。
又于某宝开网店,客囊始充,并哺家用。
音亦因之粗通经济。
音形貌妍秀,能歌,且舞,执事忠勤。校方重之,纳入学生会。
然每思返乡事,因于课外修杂学,至财,御之类。
同窗莫明音志,以其性孤,多不敢交,遑论狎笑。
本科以优绩毕,其校挽留,曰保送事,亦有知名酒商欲聘之,音笑曰:“皆非吾志。”
遂返,同窗尽以为痴。
时李家沟亭长思成公感年迈,觅人以继,乡人何长生为音舅,荐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