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6页

所长是一个中等个子的老头,姓孟。

见到李君阁就握手:“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啊,这次小吕带回来的中华倒刺鲃和白甲,品质实在是国内各大渔场罕见,还不收分文,这就太感谢了。听说你们这次来是想学习军鱼和白鱼的养殖技术?”

几人坐下说话,李君阁说道:“孟所长,军鱼和白鱼养殖技术我们肯定是要学的,就在这里学,但是其它长江鱼类的养殖技术我们也不想放过……”

说完将移动硬盘摸出来:“带回去学。”

孟所长一看笑了:“我就说小吕这搞科研的这次怎么比商人还厉害,原来在这里等着我们呢!”

第614章 渔业资源调查报告

李君阁说道:“孟所长,刚刚听了吕主任对长江鱼情的介绍,又去看了江豚,情况太严峻了,我们李家沟人也想尽一份心力,去年我们第一批鱼苗繁殖出来,就放流了一次,此后每年都会形成定制,甚至形成传统和节日。”

“前沿的,尖端的,保密的技术我们不需要,我们也没有那个能力和精力。但是普通的,已经推广的,属于长江特有鱼类资源的繁殖养殖技术,我们希望都能得到一份。”

“因为我们李家沟得天独厚,乡亲们世世代代保护资源的结果,就是品种非常丰富齐全。”

“我们李家沟网站有个大鱼榜,只要是钓友钓获新品种,或者钓重创记录,就能获得现金奖励,积分,和图片上榜的资格。”

“这其实也是一个渔业资源调查表,截止到目前,在钓友们的共同努力下,我们榜上已经有鱼种一百八十五种,占整个长江水系所有三百五十种鱼类的一半,除上下游特有鱼种之外,囊括了所有长江中游鱼类品种,不管是常见,还是珍稀!”

“甚至不少传统概念中的上下游特有品种,以及一些河口洄游,降河洄游,溯河洄游性鱼类,同样在五溪河出现过,可以说,那里是长江水系上仅存的物种宝库!”

“据我所了解到的情况,长江苏省段渔业资源调查,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也就一百六十种左右,现在,仅存一百一十种左右,已经远远不及我李家沟五溪河。”

“这就是我们李家沟人的底气,我李家沟五溪河的水产物种资源,还保持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水平!您慷慨给予我们的资料,我们能保证都用得上!”

“我们差的是技术,于是,我们上门求助来了。”

“孟所长,帮帮我们吧,我们可以一起合作,深度合作,让我们一起试着,救救长江!万一还有希望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