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然而还没等到我跟她解释这些,她就已经欢天喜地地去了,这是真性,老和尚也是佩服不已的。”
李君阁说道:“每次来都能听到高论,小子在你这里可算是受益匪浅。”
果山师傅请大家用茶,笑道:“我也从你那里受益匪浅,近些天来法王寺抄经,用斋,买茶叶的善信可是增加了不少,我们法王寺的茶叶,卖得可好。”
李君阁逗趣道:“高僧谈生意,这个可搞笑。”
果山师傅不以为意:“我不把这个叫生意,我把它称为‘自施’。佛徒化缘接受施舍,其根本一是源于慈悲心,不忍心;二是为了弘法传教。”
“如为其二,现代社会途径那么多,何须再化缘传法?如为其一,佛徒自己实现慈悲不忍了,却置施主于何地?”
“于是我法王寺干脆跳过这一步,从自己身上入手,自施自养自精进,不想它途。”
李君阁合什赞道:“师傅此举,怕是更加体近佛心了。”
果山师傅端起杯子敬了李君阁一杯:“皮娃果然是妙人,这茶就叫‘佛心茶’。”
众人品了茶,才发现这茶与众不同,有一种独特的栗子香气。
几个老艺术家也是此道好手,一喝之下都不由得齐声叫妙。
果山师傅说道:“我佛家茶道,讲究的是纯善敬和。”
李君阁却不服:“那非要掰扯,我儒家茶道,那就该讲究中正平和。而道家茶道那就该是清虚冲和了。”
果山也懒得与他计较,笑着挥手:“那我们三家一得纯善,一得雅正,一得空灵,都有个和字。”
李君阁笑道:“以和为饮,儒得真,释得善,道得美。不管怎样,这茶当真是提升心性修养的妙品!”
两人一番妙语对答,也引得众人参与进来,一番交谈下来,一行人对李家沟这一带的文化底蕴又多了一层认识,原来还有一门佛法在这河对岸不显山不露水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