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竹子剔去枝杈,拿出竹竿量长短,然后将砍刀翻过来将它们锯断。

生竹子下锯快,这竹子高度二三十米,直径二三十公分,李君阁不知道是什么竹种,不过从竹棚的结实程度来看,是相当完美的大型竹料。

去掉梢头,每根竹子取三段,这就是一百五六十根竹材。

将粗细均匀,直径相近的堆放到一起,分成了五堆。

从大的开始扛,两肩膀一次三根,全抗完也得来回二三十趟。

扛着六根大竹筒回到营地,阿音已经起来了。

见到李君阁,阿音说道:“哟,这么大的竹子!二皮你这是要做啥?”

李君阁笑道:“我给竹楼立两道墙,顺便将这些竹材晾起来。”

阿音说道:“那我们今天还做线不?”

李君阁说道:“当然要做!这活又耽误不了多少工夫。”

将竹筒摆两根托底,其余摆放在这两根竹筒上,两人又开始做线。

做完线,阿音又去采集,李君阁撤去窑火,将挑来的淤泥与草木灰,沙土拌上。

拌草木灰是利用其碱性中和淤泥的酸性,拌沙土是让其更加酥松利于根部发育。

翻出三个粗使箩筐,放在棚子外面,李君阁将和好的培养土倒进去,将木薯种上。

又去从棚子里边放干沙子的箩筐里翻出保存在里边的芋仔,也给它们种了进去。

然后又去竹林里扛竹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