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音说道:“我刚刚割了不少芦苇,一起扛回去吧。”
李君阁笑道:“嗯,今后每天就是这样了,任何一趟回去,都要带些生产资料,积少成多。都会有用的。”
两人回到营地,将鱼肉当早饭吃过,李君阁开始规划这片空地,阿音去打柴。
李君阁摸出一个竹哨递给她:“这里的林子可能有野物,有事情或者打完柴就吹哨子通知我,我就来挑,对了,有榉木青冈那样的硬木头记得弄几根,我们也要弄几根棒子防身。”
阿音笑道:“你要是能做出个包头帕那样的东西来,我就可以保护你!”
李君阁笑道:“对哟!你会这功夫的,正好可以把昨天取来的麻皮利用起来!”
阿音笑道:“那我去打柴,回来看你的成果。”
说干就干,李君阁拿昨天做鱼笼的竹丝挑细的编了一个手掌大小的网兜,将麻皮撕碎,揉掉干掉的肉和胶,将纤维搓成一根两股绳。
没办法,手工绳子只能拧两股。
试了试强度没问题,李君阁将绳子丢下,开始去竹林拖昨天砍倒去枝后的毛竹。
他憨包力气大,一次能扛三根,这也跑了四趟。
竹子搬完,阿音的哨子也响了,李君阁又拿着挑柴扁担去挑柴。
回来后,阿音在坝子上晾柴,剖芦苇,李君阁拿手锯锯大毛竹竿。
大致取了两人高的竹竿做柱子,每根上在等齐的位置做了两个卡梁的槽口,两个槽口都靠近竹节,取最大强度。
然后将碳粉树胶重新熬化,在槽口位置刷上,缠上细藤防止开裂。
又选了四根竹子做梁桁,同样开出槽口,两根槽口相距四米,两根槽口相距三米,用跟梁柱同样的方法加固。
然后将横桁和柱子卡起来,拿藤条捆扎成两个门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