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63页

正是因为当年的交通不方便,很多梨花村的人都搬出了金子山,这才有了以后祝南镇的那些村子。

现在年轻人不这样了,主要是上了年纪的老人,别管住在哪个村子里,一问起您是哪里人,十个里起码有五个会告诉对方自己是金子山的人。

是金子山的,不是梨花村的。

所以他们死后特别愿意把自己埋到金子山去,一是落叶归根,二来金子山这名字吉利,能够给晚辈带来好运。

这坟日积月累的多了起来,结果梨花村就有了一个外号——

坟墓村。

这名字要多不吉利有多不吉利。

就算有对金子山产生兴趣,想依托这座山开发的商人一听到梨花村的外号,立刻连连摇头,不来了。

可偏偏我们的欢喜哥不信邪,打起了金子山梨花村的主意。

“欢喜。”卢姐在那想了一会:“我去年年初的时候去过金子山,我有个亲戚在那里,道路是早就通了,可都是小路,很难走。不过地方真是好地方。”

欢喜哥点了点头:“恩,所以我想实地去看看。我和俞淑仪村长联系过了,今天下午就过去。如果地方合适,我就准备在那里进行投资,联合孙老板的岸上渔村,没准还能发展起来。卢姐,我现在告诉你,就是想让你有个心理准备,一旦我决定投资了,想让你和水哥在那里具体负责。”

“成。”卢姐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:“大刚小刚反正上学了,养鹅养鸡我在行。再说了,金子山到咱们这里近的很,随时随地都可以回来。”

“你让水哥这段时间去学个车。”

“啊?学车?做什么啊?”

“给他配辆车,你们来回也方便。”

卢姐听得呆了:“别啊,欢喜,我们开电动车去就行,别浪费那个钱。”

“不是专门送给你们的,而是让你们方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