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公爹说,以前人们不反对,是因为村里人少。每一户人家习惯各扫门前雪,哪管他人瓦上霜?
后来,大谷庄的姑爷罗宇生给村里带来一笔生意,从此带旺整个村的经济。人们兜里有几个钱了,一个个念着他们夫妻的好,就更不会帮谷家兄弟了。
有好有坏,有了谷宁作榜样,大谷庄有些女儿也想和兄弟分家。
此风不可长,除非她为村里做出大贡献,这是村里人的共识,气氛相对和谐。
倒是附近的几个村,这些年纷纷传出女儿竟敢回家和兄弟争资源的事。父母不同意,女儿便寻死觅活的,闹得家宅不宁。
大家因此埋怨大谷庄开了先例,起了个坏头。
呵呵,清官难断家务事,大谷庄哪管得了旁人?自家安逸就好。
“妈,姑爹说过些天山里开始采药,我想去帮忙。”小梨脆声道。
“去吧。”孩子懂得感恩就好,王菊颇感欣慰,“不过,你要避开青姑,不管她说带你去见谁,你都不要去啊。”
“为什么?”小梨不解。
青姑人很好的呀,长得也好看。还很聪明,自己这次多亏她帮忙。
“她是很好……”王菊犹豫着,该怎么向孩子解释呢?“总之你听妈的,不要和她走得太近。多跟宁姑婆学学怎么认药材,以后再摔着可以自己采药治。”
“哦。”小梨闷声闷气道。
小梨是个守信用的孩子,到了采药那天,她背着小药篓,果然寸步不离的跟在谷宁身边。
仿佛提前过上带孙女的日子,谷宁对她特别有耐性。一遍不会教两遍,两遍不会就让滚……啊不,这是亲闺女的待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