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用了,谷叔以前给过我们,要种好多遍,我们哪有这份闲心?不种菜,总不能到外边买菜吃。”有位乡亲一脸讪然地说,“那穗米也不好吃,酸的。”
“是呀,你们能种出甜的来是因为地头好。”又有人说,“谷叔当年为了种药材,特意调理过……”
这话是猜的,按照他们自己的逻辑推理。
但见乡亲们纷纷点头,谷宁不多解释,只叮嘱大家别乱采药吃药。是药三分毒,枯木岭的不管药性毒性,都比外边的强些。
乡亲们纷纷点头,表示以后一定避开枯木岭的药草,然后转移话题向谷宁讨教,家里的老人、小孩平时应该注意什么。
罗青羽不再作声,其实,事情没那么严重。
凭她和外公这一老一少,不可能将乌甘草灰洒遍整座山,顶多往果树林,或具有清热解毒、止血等药效的草木添加些肥料,别的野生草药暂时无福消受。
她提前示警,是不希望乡亲们习惯性地上山采药,不然等她将来正式入住,大面积种植草药时会很麻烦。
有些事,防患于未然总比患至呼天的好。
第52章
一连几天,终于,年哥要走了。
曾经送他去西环市的那辆保镖车,今天一大早开到院门口接他。并且把谷宁送的一麻袋乌甘草米装进车,还有一大包山货,比如野生菌,药材和蜂蜜。
药材是枯木岭的,现采现晒,孩子们亲手炮制,由谷妈从旁指点或偶尔搭把手。她太忙了,实在分不开身,只能告诉孩子们采哪些,采回来该怎么做。
自从女儿告诉她,孩子和孩子爸最终会病死,她便开始向医院里的老中医讨教,学习如何分辨、炮制药材。
当然,她现在是一知半解,要学的东西还很多,也仅敢尝试炮制普通药材。野生菌和蜂蜜是在另一个山户家买的,保证货真价实,便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