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5页

两个人各自都有自己的圈子。

但她出事却第一个想到小贝能帮她,正因为小贝离她的生活圈子远,即便让小贝知道她的家事,她也不担心丑事会外传,她很在乎脸面,这样的人不具备当小三的条件。

她们之间的友情始于同事关系,在两个人前后离职,少了一层维系后,彼此早已没有那么重要,留着可以,失去也不会怎样。

“她说了什么时候搬走吗?”

“我想应该很快吧,屋子里的味道、陈设、连她自己买的一片菜叶子都在替我提醒她,现在这房子对她而言,不再是庇护所了,她待不下去的……

况且我给她的是临时密码,有时效性的,随时能让她流离失所!我虽然失去了一个朋友,但她失去的可是这个城市里的一座靠山啊。”

小贝坐在回家的车上,看着窗外的匆匆而过的人和车,回想当初不陪她玩几天角色扮演,全当没见过小纸条,她们的关系也会渐行渐远。

新闻热点里、各平台小视频里也不止一次刷到过,正牌带着一众亲戚暴打小三的场景,甚至电视剧里也时有发生。

外人看个热闹,评论几句大快人心,没人在乎当事人最后结局如何,打走一个小三,再来再打么?

渣男和小三是记吃不记打的,打过一次人家可能会藏得更深。

朱女士曾经带着小贝去婆家,哭的梨花带雨,痛诉贝思明这些年对她娘俩不起,她一人含辛茹苦拉扯孩子,渣男败光家里积蓄,还在外金屋藏娇。

贝思明的兄弟姐妹陪嫂子一起痛骂渣男大哥。

朱女士也曾经在小姑子的陪同下,瞒着小贝去看过小三和孩子。

最后有什么用呢?回到家只能对着跟渣男身体流着同样血脉的孩子撒气。

朱女士怪小贝没帮她守住这个家,不会用亲情拴住他的心,也曾怪她不是男孩,否则渣男不会那么大年纪还要再生私生子。

她见了太多闹剧,习惯冷眼旁观周围大人的样子,揣摩他们的心理,试着用不同的方法处理问题。

小贝把注意力转移到在后排打瞌睡的孩子身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