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
潘竹青许久没说话,但一开口,便问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:"爹您从谁手里拿到的这份草诏?"
潘誉不疾不徐的叙述道:"当年的中书舍人刘红玉,在南宫辰登基后,为了保住这份草诏,诈死离京,隐居在恒山,一生也没能走出来过。"
潘景元也问出了一个十分机智的问题:"此事,还有谁知道?"
潘誉脸上露出叹息感慨的表情:"还有常雄和呼延壁。呼延老兄死得早,常雄因为是此事的知情者之一,不是也落得个叛国抄家的下场吗?"
听到这个答案,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震。原来常家当年惨遭厄运,除了功高震主以外,竟然还有如此骇
人听闻的原因。
潘誉说完,又拍了拍潘竹青的肩膀,欣慰的说道:"若不是竹青你当初灵活机变,我们潘家,也一定逃不过厄运的。"
潘竹青自己也想不到,当初和荣妃商议之下的权宜之计,竟然还阴差阳错的拯救了整个潘家的命运。想到这里,他忍不住惊出一身的冷汗。
沉默了片刻后,潘誉深深的叹了一口气,接着说道:"我之所以,千里迢迢将这个秘密带回来,是因为刘红玉曾修书于我,说他身染重病,不久于人世。他将草诏交给我的第二天,就撒手人寰了。"
听到这里,所有人的心情,都蒙上了一层阴郁。一个活生生的人,为了保护某一种信念,或者说是维护自己的赤诚之心,竟将自己的一辈子,都锁在了深山
里。
皇权,真的是让人疯狂!疯狂到不惜泯灭亲情人伦,不惜剿杀忠良。因这两个字,人性中的善与恶,又显得如此的鲜明。
沉默中,还是潘誉对南宫羡开口安抚了一句:"殿下,虽然这份草诏,没有任何实际意义。但我相信,先帝一定想让您了解他的心,您一直是他最为骄傲的皇子。因为他也曾说过,您是他唯一一个,因爱而生的孩儿。所以,您如今为这万里江山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。"
这番发自肺腑的语言,终于让南宫羡再也支撑不住,离开众人,走出厅堂。